傑出校友陳博現博士 榮獲「有庠科技講座獎」-我是大同大學新聞小尖兵
第8屆「有庠科技獎」日前公佈得獎名單,本校傑出校友陳博現博士榮獲「有庠科技講座」殊榮。陳學長畢業於本校電機工程學系,長年投入非線性隨機H∞強健性控制、無線網路的強健功率控制、系統生物學領域的研究,並在訊號傳輸技術上創新突破,讓通訊的訊號變得更穩、更清楚。陳學長成就斐然,獲頒「有庠科技講座」實至名歸,不僅本校師生與有榮焉,更是學弟妹學習努力的榜樣。
陳博現教授為本校電機工程學系59級校友,畢業後攻讀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碩士、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博士學位,目前擔任清華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。陳學長曾在大同母校任教,自1973年起擔任本校講師,並一路晉升為副教授、教授,先後在大同待了18年;1987年則應邀至清華大學電機系任教至今。
推薦閱讀:我眼中的大同大學 徵文活動起跑了 說說您的看法吧!
陳博現學長表示,在大同待了18年,整個青春歲月都在大同度過,大同的教育使他養成刻苦耐勞的好習慣,母校「正誠勤儉」的校訓也影響學長的學習與研究。陳學長自稱年紀不小了,但研究精神及毅力仍和年輕時一樣有活力!
陳博現教授表示,大同貫徹「從做中學」的教育理念,為他在電機理論與實務方面紮下良好的根基。目前陳學長投入控制系統、訊號與通訊、以及系統生物學與生物資訊3大領域,研究成果在台灣首屈一指,甚至領先世界,成果相當傑出。陳博現教授的研究主題在於:如何於系統內部擾動及外在環境干擾下,從事系統設計來容忍內在擾動,濾掉外在干擾,並達成設計目標。從理論觀點來探討,立論嚴謹。並應用到機械人及工具機控制、飛彈、人造衛星導航控制、無線通訊系統及訊號傳輸系統的濾波及訊號重建、基因網路重建及強健性設計。目前論文被SCI期刊引用約3000次,其中6篇超過百次,另有六篇是最近10年內論文是SCI的highly cited(前1%)論文。是台灣電機領域居領先地位者,並獲得IEEE Taipei Section首屆最佳影響力獎。
陳博現教授曾獲得本校9 4年度傑出校友獎,亦曾榮獲IEEE 院士(最高學術榮譽)、國科會傑出研究獎4次、國科會特約研究員2次、國科會傑出特約研究獎、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獎座、International J. Fuzzy Systems與Int. J. Systems and Synthetic Biology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總編輯或主編、ISI論文高度引用學者、中華民國模糊學會第一屆傑出貢獻獎、以及 2008年教育部學術獎等榮耀。
「有庠科技獎」以獎勵奈米科技、通訊光電、生技醫療、與綠色科技等領域的優秀人才為宗旨,強調科技與創新,獎助過逾百位學者,設有「有庠科技講座」、「有庠科技論文獎」及「有庠科技發明獎」等獎項。
有人說:我眼中的大同大學是一個育人的場所,是一個成長的搖籃, 是一個獲取知識、提升能力、培養素質的熔爐。我們在這裏播種下成長的種子,踏著青春 的足跡,展翅在未來的天空。我眼中的大同大學是一個充滿歡聲笑語、鳥語花香的美麗校園;是一座人才彙聚、知識豐富的寶庫;是一片放飛青春夢想的藍天,共同放飛我們的夢想!
你也來說說你眼中的大同大學是怎樣的呢?